
反渗透的原理 反渗透,顾名思义是一种施加压力于与半透膜相接触的浓缩溶液所产生的和自然渗透现象相反的过程。如施加压力超过溶液的渗透压,则溶剂便会流过半透膜,在相反一侧形成稀溶液,而在加压的一侧形成更高的溶液。如施加的压力等于溶液的渗透压,则溶剂的流动不会发生;如施加的压力小于渗透压,则溶剂自稀溶液流向浓溶液。水通过膜迁移的速率与膜的性能、溶液温度、膜两侧施加压力之差减去浓、稀溶液间的渗透压差等有关。渗透压与溶液的浓度和温度成正比,也与溶液中离子的类型有关。对于室温下主要含氯化钠的溶液,有一经验规则,即浓度每1000mg/L的渗透压值为0.069Mpa。
反渗透特点:
1、无污染:没有池子和盛水的箱子,从来水全严密封闭形式运行,没有二次污染。
2、投资低:无须建设池子和盛水的箱子,不需常常清洗、消毒,节约50%以上的建设费和后期保洁保护费。 3、占地少:无须修筑池子和盛水的箱子,设施占地空间小。腾出的池子位置可用来做泊车位,增加收益。 4、节能好:利用城市管理工作管网压力,差若干,补若干;供水压力满意要求时,设施处于停机状况,供水压力不充足时,设施半自动开始工作。比传统供水设施节能20%~80%。 5、安装简单方便:设施全套出厂,大小小,直接与管道进水口和出水口连署即可,动工周期短。 6、管理便捷:设施全半自动运行,设施具备转载、短路、过流、缺水、半自动复位。
工艺流程图:

|